当前位置: 首页 > 贸促动态 > 正文

元门河畔二三事

 发布日期:2019-03-19 08:28:04  文章来源:《中国扶贫》2019年第4期  浏览次数:
\
    密密匝匝的行道树遮天蔽日,将修整一新的乡村公路“护送”到了向民村前,向民大桥下,元门河静静流淌,汇入松涛水库,见证着这里发生的变迁。
    2015 年 7 月,海南省贸促会主任科员柳洪建,被选派到海南省白沙县元门乡向民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。注视着元门河这条山间清流,军人出身的柳洪建暗暗下定决心 : 努力做一名称职的第一书记。 
\
收复“失地”
    向民村蕴含“民心所向”之意,村民全为黎族、苗族,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。 75 年前,饱受国民党当局压迫的白沙黎族、苗族同胞,曾在这里打响了白沙起义第一枪。
    柳洪建常说,“这是一片红色的土地,发挥党的优良传统更为重要。只有扎下根,扑下身子,走到群众中去,才能真正了解群众的疾苦,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解决群众身边的难事。”
    高度的责任感,驱使柳洪建一上任就扎进了村民中。通过调查,他得知饮水和水渠改造,是向民村急需解决的切身问题,就想尽办法引进了部分资金。“头炮”打响, 意外的是, 村民们却高兴不起来,常常故意避开他讨论着什么。
    柳洪建很沮丧,但也不服气。经过走访,他得知了原因 : 饮水和水渠改造固然是好,但治标不治本,村民的“心病”还是根除不了。 2012 年,省内某企业承包了向民村总面积 300 亩的土地,租期十年,准备发展大棚瓜菜种植。 2015 年 1 月以后,企业因多方原因中止了该土地项目的运营,并拖欠了农民两年地租,导致土地撂荒闲置。
     村民们失去了土地经营权,只能眼睁睁看着野草疯长,又拿不到土地租金,心急如焚。在了解土地被占的经过后,柳洪建心里一沉 :“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命根子,农民有地不能种,不但使脱贫工作受影响,还影响到社会的稳定。”要解决此事,必须依靠法律。 于是,他一边了解情况,一边安抚村民,让村民安心生产,并引导村民以法维权。
    2016 年8月,柳洪建到县法律援助中心请求法律援助。全国法援律师蔡红庆被柳洪建一心为村民着想的诚意打动,应邀来到了向民村。在法院和律师的协调下,企业法人表示愿意解除与向民村村民的租地合同。
    2017 年 5 月 15 日,白沙法院 3 个简易法庭在向民村开庭审理土地承包合同案。法院法官、蔡红庆和柳洪建在村委会干部的配合下, 遂户释法明理,让村民理解为什么要先解除土地承包协议,并让村民懂得土地收回的重要性。
    经过半年多的不懈努力,此案最终经过调解结案,并被列入白沙县十大为民办实事之一,向民村也因此迎来了不少愿意投资的商户。在元门乡政府的大力支持下,向民村又引进企业对土地进行再次流转,发展仔姜种植产业,引入资金 240 万元,盘活了土地,使农民重新得到了收益。 2018 年, 村民不仅获得了土地租金收入,在仔姜种植基地打工还可有务工收入。
     看着村民去了“心病”, 土地从杂草丛生变成 了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,柳洪建比要回土地的村民还要高兴。 
深挖“地瓜” 
    由于受交通不便、耕地面积少等制约,向民村经济收入以橡胶为主,其他增加收入的渠道较少,经济发展一直停滞不前。担任向民村驻村第一书记后,柳洪建一直探索为村民增收的途径。
     一次回省城与朋友闲聊时,柳洪建谈起了这个“心病”朋友说 :“海南的土壤适合种地瓜,澄迈的桥头和儋州的海头,是种植地瓜最有名的地方。向民村也可以尝试啊。”柳洪建眼前一亮 : 村民的房前屋后都种有地瓜,是否可以规模种植?零星种植,村民的腰包鼓不起来啊。
    “既然来村里当第一书记, 让村子发展起来就是我的第一要务。”柳洪建返回向民村后,立即与村委会干部商议,决定先让贫困户规模试种地瓜 80 多亩。 
\
驻村帮扶·巡礼 
    有村民担心 :“澄迈桥头地瓜和儋州海头地瓜大名在外,我们村的种植面积还不到一百亩,名声打不出去,怎么闯市场?”
    为了打消村民的顾虑,柳洪建找来农业企业, 与村里签订了合作协议, 按每斤4 元的保底价收购村民地瓜,确保了农户的收益。 有企业兜底, 贫困户就有了积极性。 接着, 柳洪建积极协调白沙电商办等部门, 与农户对接, 借助电商精准扶贫模式和电子商务平台,通过“互联网 + 农业”的方式, 帮助农户开起微店, 把向民村的地瓜搬上了互联网“货架”,一举打通了销售渠道。
    备受消费者青睐的甜糯地瓜远销至黑龙江、广州、杭州等地, 80 多亩地瓜全部卖完, 两个月共销售约 8 万斤, 金额达 32 万余元。看着这一切, 柳洪建一颗悬着的心, 终于放了下来。
    尝到甜头的村民主动找到柳洪建与村委会干部,要求扩大种植规模。经商议,村里平整了不少土地,计划把种植面积扩大到 120-150亩。
    2018 年博鳌亚洲论坛召开期间,向民村的地瓜被端上了宴会餐桌, 并受到参会嘉宾的一致好评。“通过做大品牌,进一步扩大产业,造福村民。”柳洪建坦言,向民村增收的渠道依然狭窄。未来,向民村还将规划采摘等休闲农业项目,进一步做大产业,不仅要脱贫,更要致富。 
扶稳“支柱” 
     在柳洪建的带动下,向民村的村民们尝到了地瓜种植的甜头,但原本的支柱产业橡胶树却遭遇了危机,得了白粉病。
      白粉病、炭疽病俗称“两病”,是危害橡胶树的主要病害。村里的橡胶由于越冬期间老叶落叶不彻底、抽叶不整齐,染上了“两病”,导致本来 4月中旬就可以开割的橡胶,要等到 6 月才能开割。对于老百姓来说,差不多减少了两个月的收入。如不及时治疗, 橡胶产量会急剧下跌, 影响村民收入。柳洪建在了解情况后,多次主动邀请专家,对村民们进行技术指导,并积极联系海南省贸促会、白沙县信访局、劳动监察大队等帮扶单位提供资金支持,用来购买相关的救治药物,帮助救治橡胶树。
     2017 年 5 月 2 日, 中国热科院专家刘钊、 青年农场的两位技术人员和县农业科技“110” 的技术人员,来到向民村介绍了橡胶“两病”的基本情况,发病症状以及带来的影响,讲解怎么进行有效的救治。随后, 专家们又进入橡胶林里, 现场演示,提高村民的施药操作实践能力。
    通过有效救治,向民村橡胶“两病”带来的影响被降到最低,经济收入得到了保障。看到老百姓一张张笑逐颜开的脸, 柳洪建的心里说不出的高兴。
    驻村3年多来,行走在这片土地上,柳洪建都喜欢站在清澈见底、满地卵石的元门河边,注视河里瞬间消逝的浪花,向民村沉淀的红色历史记忆,不时在他眼前浮现。精准扶贫、精准脱贫的重担,促使他时刻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