据中国贸促会法律事务部副部长刘超介绍,据不完全统计,截止目前,今年我国共遭遇27个国家和地区发起的117起“两反一保”案件,涉案金额高达139.8亿美元,数量和金额达到历史新高。在此背景下,中国贸促会通过公关游说、行业磋商等国际通行规则,积极开展全球经贸摩擦案件应对工作,帮助我企业开拓和维护国际市场。
2016全年,中国贸促会共承接组织应对案件24起,涉案金额近50亿美元,案件数量和涉案金额分别占总数的20%和36%。组织应对案件数约占我有效组织应对案件数量的三分之一。组织应对案件国别和地区涉及美国、欧盟、巴西、加拿大等11个等主要国家、地区;行业涉及钢铁、化工、机电、农产品等行业;类型涉及反倾销、反补贴、保障措施、技术壁垒、关税壁垒等主要类型。
2015年10月28日,美国TB Wood’s Incorporated公司向美国商务部和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申请,要求对进口自中国的部分铁制机械传动部件发起“双反”调查。
收到信息后,贸促会认真分析案件特点,积极开展发动企业、法律抗辩、游说施压等相关工作。在中外有关方面共同努力下,美起诉方五次缩小涉案产品范围,涉案金额由最初的近3亿美元缩减至不到2000万美元,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最终做出了无损害裁决,我应对工作取得完胜,维护了年均3亿美元的出口市场。
“此案是我方通过游说抗辩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的典型案例,是对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一次有力回击,也进一步增强了行业企业应对经贸摩擦的信心。”刘超说。
应对韩国对华钛白粉反倾销案:完胜!
2015年12月30日,韩国贸易委员会(KTC)应韩国有关企业申请,以WTO实践中较为罕见的“阻碍产业建立”为由,对原产于我国的金红石型钛白粉发起反倾销调查。
在商务部指导和支持下,中国贸促会迅速组织行业企业应对,通过法律抗辩、交涉游说和行业自律等多元化应对方式,最终迫使韩国起诉方递交撤诉申请,韩国调查机构宣布无措施结案,维护了年均1亿美元的出口市场。
“本案是中韩自贸协定生效后韩国对华贸易救济第一案。”刘超说,“本案的成功应对,是贸促会对创新经贸摩擦应对模式的一次成功尝试,提升了经贸摩擦案件应对工作的成效。”
怎么可能就这些!再往下看……
除上述两起案件外,在南非对我热轧钢板和冷轧钢板两个保障措施案件中,贸促会通过组织积极游说,最终迫使南非调查机关初裁无措施,为最终取得胜利打下良好基础,维护了我年均5亿美元的出口市场。
全年共组织应对美国不锈钢双反案、加拿大钢构件双反案、印度彩涂板反倾销案件、泰国焊缝钢管反倾销案、越南镀锌钢板反倾销案、台湾地区镀锌钢板反倾销案、海合会扁轧制品保障措施案等钢铁案件14起,涉案金额约31亿美元,承担起我国钢铁贸易摩擦应对的半壁江山。
此外,贸促会还积极牵头筹备建立平衡车相关产业全国性行业组织,推动国标委快速立项制定行业标准,组织企业设立专利池,帮助我产业开展行业自律、引领国际标准制定以及实现知识产权领先布局;在巴西鞋类产品反倾销日落复审中,我方从公共利益的角度游说巴西,使终裁税率降低了26%;针对欧盟拟提高茶叶高氯酸含量标准一事,经过多次与欧委会和欧洲同业组织磋商,欧委会将技术标准推迟至明年发布,为茶企提出合理含量标准赢得了宝贵时间。
中国贸促会为中国行业企业提供“整链条、全覆盖”的经贸摩擦应对服务。在立案前,沟通国外商协会开展产业对话,增进理解,消除分歧;在案件应对期间,组织行业企业积极开展游说应对工作;在我行业企业受到国外措施后,帮助企业“走出去”,引导企业在全球布局,还可以帮助我企业在国外法院提起司法救济诉讼,代表行业向国外政府反映情况。
此外,中国贸促会还设立了经贸摩擦应对法律服务供应商库,成立由国内20家顶级律师事务所组成的中国贸促会经贸摩擦法律顾问委员会,在美国、欧盟、巴西等重要经贸伙伴国家聘请常年海外法律顾问,为预警体系发挥作用提供专业支撑。
2016年,中国贸促会新设立50家经贸摩擦预警机构,目前已经在全国设立102家贸易摩擦预警机构,不仅涵盖了大部分省市区,而且深入到苏州、常州、福州等涉及经贸摩擦较多地市,覆盖了钢铁、重型机械、茶叶、平衡车行业、特种纸行业、电动工具行业、管道装备行业、陶瓷行业等重点几十个摩擦多发行业。为了使预警系统进一步精准化,还首次在太钢、中联重科两家大型企业设立了企业预警点。
截至目前,中国贸促会已建立起较为完整的经贸摩擦预警体系,发挥了传递预警信息、组织企业参与案件应对、组织开展宣传咨询等重要作用。2016年,共发布预警信息3224条次。
刘超介绍,中国贸促会已启动中国“337”调查制度立法调研项目。首次从法律、案例、商业等多个角度研究“专利私掠”行为,形成研究报告和企业应对指导手册。
此外,贸促会还积极推进“一带一路”国别法律研究。充分借助贸促会与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对口机构建立的合作机制,统筹各地方贸促会,全面启动了沿线国家的投资法律风险评估工作。明年预计将完成“一带一路”沿线64个国家的法律研究。初步完成对贸易救济效果评估工作,为完善中国贸易救济机制提供决策参考。
打造涉外商事法律服务培训品牌
2016年全年,贸促会共组织法律培训10场,有针对性地完成重点行业、重点国别、重点领域(“一带一路”、知识产权、自贸实验区)的法律培训。
组织与巴西奥运会暂停征收反倾销税相关政策法律培训,帮助企业抓住有利时机扩大出口成果;组织开展针对拉美地区投资及法律风险专项法律培训;与农业部预警中心开展农产品流通专题法律培训;与全国供销总社在农产品贸易领域合作开展扶贫法律培训,利用法律培训实施精准扶贫,并帮助建立贵州从江农业标准化示范县。